當社會工作師數年,看過無數的家庭生活以及人生百態,這次第一次當一日看護工,我終於能夠深深的體會,當年那些跟我傾訴照顧負荷的家屬們,口中說的辛苦,身體拖著的疲憊,短短一天二十四小時的on-call,已經讓我心力交瘁。
當我開始對外演講的時候,記得有一次我講的主題是與照顧負荷的主題相關,但當時我正值20初頭歲,雖然剛出社會不久,但是因為那成千成萬的家屬傾訴,讓我的演講越來越生動,雖然我沒有真正的經歷過這一切,但是身為一個社工首要重要的就是-同理心。在學校一直被訓練的就是同理的重要性。
這一次,看著媽媽因為手術開刀,讓我的心很不捨,人生短短卻要飽受折磨,尤其要全身麻醉之後才能夠動手術,手術正在進行中,我的眼淚其實也在手術外流不停,但是誰能了解這樣的痛苦與難熬,大概只有自己親身體驗過才知道這個過程的心酸。
所幸,開刀一切順利,但是最痛的是,跌倒是可以預防的,只要走路的時候小心一點,其實就不用忍受這樣的罪不是嗎?記得在養護中心工作的時候,最常對個案說的一句話就是:"要走好喔!不然會跌倒。"年紀逐漸增長,其實骨頭越來越脆弱,只是小小的跌倒,也會造成骨折,骨頭斷掉。
但是這一刻,我終於能夠體會這幾年那些個案以及家屬的抱怨,其實也是另外一種紓壓的管道。雖然我們一直強調內在感受的重要性,也一直強調照顧負荷的重要性,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子女們的分工。但是分工來分工去,你會發現,所有的重任會落在女兒身上,如果沒有女兒的就是落在媳婦身上,我常常在想,女生並不是天生就會照顧人,這也是要被訓練的。
一句,我不會。一句,我沒空。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拋諸腦後,這是大社會生病了嗎?才幾天,我好累。現在偷個閒,在這裡發發牢騷,寫這篇不是要表達我有多偉大,而是,生老病死,病最痛苦,但是照顧的重任如果一直在某某子女的身上,那這樣的照顧壓力也太大了,我覺得我沒辦法承受這樣龐大的壓力。
不會,就要學,而不是把辛苦放在別人身上。沒空,也要抽空,因為你也是媽媽懷胎十月生下來的。台灣人,有個很奇怪的習俗,在過去把照顧的重責大任壓在女性身上,現在是引進外傭來接起照顧的職責。然後才用嘴巴做事情,講的一副自己很孝順的樣子,但是真的要輪流照顧的時候,就返回自己的工作崗位,表示自己有多忙碌。
記的有一次演講的時候,我最後一句話是跟大家說:請不要指望養兒防老,養兒防老的年代已經遠去,好好照顧自己,對自己好一點,如果身體健康一點,也存些老本,以後才不需要看子女臉色,這樣才能有美好的下半輩子。
這次的經驗,我真的覺得,我當初的想法是對了,並且對於照顧服務員這個工作角色,非常佩服。因為照顧別人真的很辛苦。